撰文|高楼
黑龙江省长陆昊最近很忙,除了要在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打个漂亮仗之外,还有一件事情,他非常重视,一个多月内四次开会调研,抓得特别紧。
这件事就是李克强总理首推力倡的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。
与众不同的是,陆昊将双创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大学生身上:2月29日,他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,研究部署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;3月26日,他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调研大学生“双创”工作;4月6日,他在东北农业大学与100多名创业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交流;4月9日,他出席全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大会,现场给4000多名大学生当“创业指导教师”。
这一波活动可不是陆昊一时心血来潮,同样的事他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做了很多次了。一省之长亲自去抓大学生“双创”,全国罕见。

1 不少大学生有困惑:都说创业,可究竟应该创什么业?陆昊建议从两个角度把握机会:一是全国范围内市场潜力巨大,黑龙江本地又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领域,如高品质食品、乳制品、畜牧产品、林下产品、旅游、养老、健康产业等,这些也都是黑龙江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拳头产业;二是新商业模式、新技术改变生活方式带来的市场机会,当前最典型的就是“互联网+”了。
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眼高手低,希望能迅速出成绩,一心想要搞个大新闻。对此,陆昊认为,应当把眼光放长远些、脚步走踏实些:“不能简单、片面地把创业理解为一毕业就办公司,自己当老板。”
陆昊对组合式创业的前景十分看好:“可以先合作,大家一起积累就业经验。有多少在大饭店就业的人员日后能开个很好的小饭馆;又有多少人在大酒店作过领班后来到了小一点儿的餐厅当经理;有多少进出口公司的业务员先做贸易,然后开自己的贸易公司;有多少成功企业家早期替别人工作,现在开办自己的企业。”
为了解决大学生“双创”的后顾之忧,黑龙江省政府专门下了文件,提出“读大学跟创业之间、就业之间8年之内可以往返,互相转化身份”——大学毕业5年之内视同大学生毕业创业,享受的政策跟大学毕业生是一样的。
创业创新不能只靠大学生使劲出力,陆昊说:“我们要带着对学生们最真诚的热情搞好服务。”黑龙江省财政今年将新增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,重点支持高水平大学生创业园建设。
一省之长为何如此重视大学生”双创“?我们可以从陆昊对大学生的期许中找到答案。他认为,大学生从来都是站在时代前列、思想前列的,他们既肩负着发展经济的社会使命,也承担着传播新思想、新理念的使命,应当在创新创业上带头转变观念,带头创新商业模式。黑龙江有一些业态是落后的,新商业模式是不够的,小富即安、铁饭碗等老旧思想观念必须改变,这个任务要依靠大学生来完成。这不仅仅是着眼于经济问题了,而是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。
其实,陆昊本人就是大学生和青年人的表率,一直走在时代前列。1985年11月,年仅18岁的他作为学生代表在中南海怀仁堂发言时说:“改革是艰难的创举,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步不前。我们大学生不能做改革的旁观者,或满足于评头品足,而应该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。”
陆昊在北京当副市长时,长安街知事与他有过接触,深感其思想开放、勤于学习。他曾向黑龙江的干部推荐几本书:凯文.凯利的《失控》、《新经济新规则》,杰里米.里夫金的《零边际成本社会》,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尔普斯的《大繁荣》,皆为国际上最前沿的经济学著作。
抓大学生“双创”,陆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:他年轻时是优秀的学生干部,又曾在团系统工作,和年轻人打交道有经验。他是经济学名家厉以宁的得意门生,当过国企一把手,懂经济、懂技术、懂管理。最关键的是,他的执行力很强,善于从局部突破经济问题的缺口,打开局面。上世纪末,陆昊主政中关村管委会,随即开展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:国内第一家有限合伙的投资机构、第一家不核定竞争范围的企业、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金比例百分之百的企业、第一家外商与自然人合资的企业相继落户中关村。短短几年内,中关村的总收入和工业增加值翻了一番,上缴税金翻了两番,“中国硅谷”名声大震。
“改革”和“创新”是陆昊多年来干工作的主要抓手,也是未来黑龙江实现产业华丽转身的定海神针。
资料来源:《黑龙江日报》、《中国教育报》、《黑龙江晨报》、黑龙江省政府网站、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