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吴海林无心插柳竟引来潮水般爱心捐款,但他不愿意公布到底收到了多少捐款,也引来了质疑。

了治好儿子,夏军一家花了70万,再也拿不出借不到钱,无奈,他走上街头当“人肉沙包”。市民纷纷捐款,但没人出拳。 你看到了“人肉沙包”、男扮女装卖卫生巾
亲人患病无钱医治,幸运的是,“另类求助”吸引公众眼球获大量捐款,但更多人却无处求救
■本版撰文:新公益记者 严蓉 李斯璐 实习生 马莹
在中国医疗救助体系尚未完善的今天,一个普通的家庭如果摊上了某种重大疾病,那么少则几万元,多则几十万、上百万元的治疗费用,很可能会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。为了自救,有的病患家人只能选择求助于社会。然而,每天被高昂的医疗费困扰的家庭层出不穷,社会资源又是有限的,谁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获得大量捐款?
于是,合肥街头,陈云涛为给9岁患白血病的儿子筹钱,戴着马头求人骑;四川男子王海林,为了给年幼重病的女儿小静筹集医疗费,居然男扮女装在马路上卖起了卫生巾,幸运的他,十几天就获捐超过140万元;南充男子夏军,为了给1岁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儿子筹钱治病,在北京街头做起了“人肉沙包”,终于引起关注,几天筹款50万元。
这样的另类求助,在媒体的报道和网络的传播下,博得了公众的眼球,最大范围地触动公众热捐的神经,因此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捐款。然而,那些没有“奇思妙想”为家人筹钱治病的家庭呢,他们如何得到及时的帮助?对于家庭一般或者贫困的患病者来说,他们的命运,他们家庭的命运,就真的完全交给“幸运之神”吗?
男扮女装卖卫生巾救女
获捐款超140万引争议
2014年10月,在成都街头,出现了卖卫生巾的小地摊。令人意外的是,这个戴着假发套、穿着女士服装的人竟然是一个男人。他叫王海林,来自四川南充一个乡村,之所以在街头乔装打扮卖卫生巾,是为了给他年幼的女儿小静治病筹款。2014年3月,王海林2岁的女儿确诊急性淋巴系统白血病L1型。由于家境贫穷,王海林四处借钱,从2014年4月到9月,花费20多万元,但离治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走投无路之下,王海林拿着好心网友捐赠的几箱卫生巾,走上了街头。据媒体报道,一开始,王海林并没有想扮成女人,直到一位女顾客提醒他:“如果叫你老婆来,生意可能会好一些。”这句话提醒了王海林,但当时王海林的妻子在济南上班,还怀有身孕,无法到成都摆摊。
思前想后,王海林借来头套和衣服,打扮成女子模样,继续卖卫生巾。2014年10月10日,王海林“男扮女装卖卫生巾救女”的报道在媒体上曝光,一些网友也将拍到的照片发到网上,王海林的遭遇被广泛传播,市民网友纷纷打电话给他捐款。仅仅一天,王海林就收到了超过41万元的捐款。
然而,10月11日,王海林突然关机失踪,记者也联系不上他。有人开始质疑,“骗捐跑路”的报道开始见诸报端。后来,记者与他的家人联系,才得知王海林去了济南,帮女儿联系骨髓捐赠的事情,手机没电才关机。然而,由于王海林始终不肯将收到的捐款总数公之于众,各种各样的质疑声也愈演愈烈。
此后,在媒体的跟踪报道下,得知王海林将女儿送到了济南军区总医院治疗,王海林收到捐款总额超过140万元。王海林表示,其中100万元将用于女儿和母亲的疾病治疗,另外40万元将捐出来。然而,由于所有的捐款都是打到王海林的个人账户,如果王海林不公布明细,没人知道王海林收到了多少捐款,也不会有人监管捐款将花在哪里。而从法律上说,这也并不违法。
父亲上街挨揍为儿筹钱
“人肉沙包”获捐超50万
无独有偶。
2014年11月28日,在北京人潮涌动的地铁站街头,一位身穿白色T恤的男子引起了路人的围观。男子身穿的白色T恤上,清晰地印着八个红色大字“人肉沙包,10元一拳”。据相关媒体报道,该男子名叫夏军,是南充市嘉陵区火花镇人。一年前,夏军的儿子夏宇皓刚满1岁,却不幸患上急性髓系白血病。
2014年11月17日,夏军带着儿子到北京做了骨髓移植手术。近一年的治疗,夏军想尽了一切办法,他卖掉了家里的房子,还找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,但儿子各种医疗花费已经花了近70万元,而后续治疗还需要大笔的费用。
万般无奈之下,夏军想出这个上街“挨揍”的主意———花30元买了一件白色T恤,写上“人肉沙包,10元一拳”的大字。11月14日,夏军第一次走上街头,才站了不到10分钟就被保安“劝走”了。随后,由于自己是儿子的骨髓供者,夏军只能停下来,先给儿子做完手术。从11月25日开始,夏军又重新走上街头,但由于总是被赶,他三天换了三个地方,每天筹到的不过几百元。
11月28日,夏军的事情引起了媒体的关注,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等微博大V纷纷转发,成为微博热点。短短两天,夏军收到的捐款就达到20万元。
获得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公众关注后,夏军没有再上街做“人肉沙包”。据相关媒体报道,截至2014年12月2日,夏军获得的捐款总数已经达到50万元。他承诺,将把这些钱用于孩子的治疗之中,待孩子病情好转,他会好好工作,回报社会。
500万白血病患者
有多少“另类救助”?
就在王海林和夏军筹到巨额善款的同时,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病房里,一位名叫黄晓涵的9岁女孩,由于白血病复发,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。由于第一次化疗时,父母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,只能在一期化疗得到缓解后,带她出院回家。之后,晓涵的父母给她选择了较为便宜的中药调理,保持她的白血病两年没有复发。可即使这样,爸爸黄维炳也支持不住了,他不得不中断了晓涵的中药。残酷的是,晓涵的白血病在今年11月彻底复发,且来势更加凶猛,如果晚来医院一步,她已经有性命之危了。
黄维炳出生农村,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,面对女儿的重病,他心如刀绞却无能为力。他想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点子吸引公众眼球,他甚至不太会上网发出求助,他唯一能做的,就是日复一日地守在女儿的身边,陪她度过一个又一个难眠的夜晚。如今,黄维炳仍然没有放弃治疗女儿的希望,他四处奔走筹钱,所幸女儿的治疗情况还不错,但最终的医疗费还差了一大截,他也只能见一步走一步。
据统计,中国的白血病患者现在有500万人,这其中,儿童占近一半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,无法承担巨额的治疗费用,但就像黄晓涵的父母一样,他们不知道用怎样合适的方式向公众求助,只能日复一日地祈求奇迹。
于天下父母而言,舔犊情深,爱子之心毫无差异,尤其是重症吞噬子女健康的时候,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愿意肩扛风雨,为孩子求生想尽办法,但他们的命运却只能交给“幸运之神”来决定吗?
同样的疾病,同样的家境,却有不一样的命运。
正视或回避,现实就在那里。